首页 资讯 正文

湖北白果树湾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的蝶变——“抗战小延安”走上农旅融合振兴路

体育正文 63 0

湖北白果树湾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的蝶变——“抗战小延安”走上农旅融合振兴路

湖北白果树湾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的蝶变——“抗战小延安”走上农旅融合振兴路

不久前,在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芳畈镇白果树湾(wān)村,举行了(le)一场茶产品展销会,绿茶、红茶、山茶油等土特产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。

距离展销会不远处(bùyuǎnchù),白色的(de)风车耸立山巅(shāndiān),层叠的茶园漫山吐绿。这里(zhèlǐ)地处大别山南麓,属北纬30度“黄金产茶带”,常年气候湿润、云雾缭绕。依托“公司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茶产业成为这里的一张新名片。

大悟县(dàwùxiàn),是(shì)全国著名的“将军县”,白果树湾是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所在地、曾被称作“抗战小延安”。近年来,这个鄂东北山间的村庄坚持“红色(hóngsè)引领、绿色发展”,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,走出了一条(yītiáo)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路。

白果树(báiguǒshù)湾位于芳畈镇东南部,四面(sìmiàn)环山,植被茂密,地形隐蔽,易守难攻。

1942年至(zhì)1945年间,新四军五师司令部驻扎于此。这里不仅是鄂豫边区抗战指挥中心,更是华中抗日根据地的(de)“心脏”。

位于(wèiyú)村内的司令部旧址,原是宗氏祠堂,青砖瓦屋,中有天井,宽敞明亮。就是在这里,李先念等领导人指挥了多场重要(zhòngyào)战役,一道道电波、一个个命令传至(chuánzhì)前线,发展出了5万雄军。

军民一家亲。驻扎期间,白果树湾(wān)一度连续闹春荒,新四军五师为群众(qúnzhòng)修塘修坝,发展生产。为感谢新四军,当地(dāngdì)群众尽力支援部队。村里老党员陈国胜的母亲一个冬天做了81双布鞋送给战士。

时光荏苒(shíguāngrěnrǎn),在白果树湾,一代代村民就是听着这样的红色故事长大。

新中国成立后,司令部旧址得到保护。村党支部副(fù)书记(shūjì)严小裕见证了这个小山村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的蝶变。

1996年,新四军(xīnsìjūn)五师司令部旧址(jiùzhǐ)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大悟县投入4000多万元,对附近共计28处旧址群进行修缮,新增了3D数字场馆等现代化展示手段。

京珠高速、麻竹高速擦村(cūn)而过,距武汉市120公里、大悟县城19公里的地理优势,加上秀丽的风景,让各地游客不断(bùduàn)走进这片红色圣地。近年来,白果树湾村平均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。今年1月1日,新四军五师司令部(sīlìngbù)旧址景区(jǐngqū)更是升级为国家4A级景区。

“忙时一天要(yào)接五六个团。”85后讲解员周蓓说,是家乡的红色文化滋养了自己,如今(rújīn)就是要把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(tīng)。

依托旧址(jiùzhǐ)(jiùzhǐ)景区,白果树湾村打造(dǎzào)了共享菜园(càiyuán)、油菜花海、猕猴桃采摘园等文旅体验项目。“游客打卡革命旧址的同时,还能体验采摘乐趣,在村里品尝特色农家菜,逛土特产商店。”严小裕介绍,如今的白果树湾已成为集红色旅游、乡村度假(dùjià)、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旅游度假目的地。

如今,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归,在家门口挣(zhēng)收入。山里的东西都成了宝,绿茶、油茶、茶树菇、小龙虾等让乡村集体经济(jítǐjīngjì)快速壮大(zhuàngdà),仅绿茶基地就发展到1500多亩,全村上百户人家(rénjiā)平均年增收近万元。

“刚来时,村里都是土路,晴天一身灰、雨天一身泥;现在有漂亮的彩色旅游公路,眼看着村里人(cūnlǐrén)气越来越旺。”今年32岁的阳秀(yángxiù),2017年从邻镇嫁进白果树(báiguǒshù)(báiguǒshù)湾村。作为村妇联主任,阳秀借助电商平台免费推广村民们生产(shēngchǎn)的时令蔬果,推介白果树湾的红色文化资源、自然风光。

这位90后党员欣喜地看到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(kāishǐ)选择回乡创业,“产业旺则乡村兴,‘抗战小延安’又将(jiāng)焕发新时代光芒”。

湖北白果树湾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的蝶变——“抗战小延安”走上农旅融合振兴路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